Page 15 - 高中历史小题狂做·选择性必修2·RJ
P. 15
85
答案详析
于统治者政令的传达, 从而加强对被统治区域的管理, 【提素养】
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故选 C项。 A 、 B两项不如 C项更 1.D 材料中的“ 传”“ 驿”“ 驿置”“ 漕运” 等信息, 体现出
契合题意。 D 项不是目的而是影响。 中国古代物流方式多样且水陆并用, 故选 D 项。材料未
2.A 根据材料可知, 罗马人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 为 涉及政府的主导作用, A 项错误。漕运体现的是军事功
加强对各地的管理, 修建了通往各地的公路, 这说明对 能, B项错误。材料还提及传递文书, C项表述片面。
外扩张促进交通发展, 故选 A 项。 B 项错在“ 保障”, 表 2.B 据材料“‘ 古典文明’ 时期的中国汉朝、 古希腊、 古
述绝对化。帝国强大和繁荣推动了道路修建, C 项错 罗马帝国, 都投入很多资源开辟道路、 修建桥梁、 改善交
误。道路建设加快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D 项错误。 通”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古代统治者进行交通建设的
3.C 从隋朝到元朝, 都城的变更导致运河的起止、 流 主要目的是提高行政与军事能力以巩固统治, 故选 B
向都发生了变化, 体现出政治中心变迁对运河的影响, 项。控制本国广阔的疆域, 与“ 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
故选 C 项。南宋时南方才成为经济重心, A 项错误。 路” 不符, A 项错误。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 与政治军事
运河的开凿主要是为运输服务的, B项错误。运河沟通 相比不是主要目的, C 项错误。适应经济贸易也不是主
的是国 内 的 不 同 地 域, 无 法 体 现 “ 外 向 特 征”, D 项 要目的, D 项错误。
错误。 3.B 皮日休认为隋朝修建大运河是隋朝灭亡的原因
之一, 但对于后世而言, 隋朝修筑大运河的功劳不亚于
易错辨析
隋朝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京杭大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淤塞 大禹治水, 可见皮日休对于大运河的评价带有历史的鉴
后, 元朝重新疏通、 开凿山东段, 形成以北京为中心, 直接连 戒价值, 故选 B项。隋朝灭亡的根源是暴政, A 项错误。
接南北的运河。 皮日休肯定了隋炀帝修筑大运河的功绩, C 项错误。 D
4.C 根据材料“ 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一旦他国之君夺 项与题干主旨无关。
得南洋, 华夏危矣”“ 制服异域, 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可 4.A 据材料信息可知, 宋代运河沿线的大城市较多,
知, 郑和主张维护中国在南海的权益, 说明他有海洋主 处于运河网络中心的汴京人口更是庞大, 说明运河促进
权意识, 故选 C项。 了其沿岸城市的发展, 故选 A 项。“ 分布均衡” 说法错
5.A 题干指出了京汉铁路开通后的影响, 即武汉闹市 误, 且材料并未提及商业市镇, B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
区的范围显著扩大, 原来荒凉的郊区也发展起来, 这说 心完成南移, 但材料强调的是大运河促进城市发展, C
明了铁路建设对城区面貌的变迁影响深远, 故选 A 项。 项错误。明朝后期起, 大宗长途贸易繁荣, 与材料主旨
不符, D 项错误。
疑难分析
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特点
( 1 ) 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 铁路、 水运和 5.A 据材料“ 19 — 20世纪……多条运河修筑通航” 并
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些运河的修建改善了交通, 满足
( 2 ) 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了世界经济交流的需要, 促进了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 3 ) 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故选 A 项。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
6.C 题干中的信息反映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 的形成, B项错误。生产力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大刺激
切, 本质上反映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而经济发 了生产和技术革命发生, C 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依据“ 19世纪60年 不平衡与运河的修建无直接联系, D 项错误。
代到20世纪初” 可知, 当时正值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交 6.A 题干显示此时美国人发明了汽船, 英国人发明了
通运输工具的革新带来了运输业的发达, 使产品的运费 蒸汽机车, 体现出蒸汽机在交通运输领域内的应用, 推
降低, 故选 C项。 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故选 A 项。 B项是指瓦特
7.B 从材料可以看出伊利运河的开通促进了纽约市 改良蒸汽机的运用。题干不仅仅涉及美国, C项错误。 D
的发展, 说明交通改善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故选 B项。 项与题干主旨无关。
A 项说法太过绝对, 排除。 C 项材料并未涉及, 且当时 7.D 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 铁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
美国工业革命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 排除。材料与富 一, 增强国家认同, 故选 D 项。“ 决定了” 夸大了铁路的
尔顿汽船的发明无直接关联, D 项错误。 作用, 应为“ 有利于”, A 项错误。材料侧重铁路加强本
8.D 据材料信息可知, 杭徽公路的开通加强了沪杭与 国内部的联系, B 项错误。欧洲国家走向联合开始于
徽州之间的联系, 便利了商品运输, 促进了城市经济发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C项错误。
展, 有利于区域物产对外输送, 增强了城市辐射功能, 故 8.D 表格中“ 上海邮政开始使用汽车取代马拉邮件”
选 D项。城市自产生时起, 就具有政治、 经济、 军事和文 “ 上海、 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 说明交通工具
化等多种功能, 材料并未体现功能转变, A 项错误。材料 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 故选 D 项。材料无法显示邮政
未涉及产业结构变化, B项错误。仅凭公路通车无法体 事业是民族经济发展的结果, A 项错误。“ 邮政业务仅
现交通方式变革, C项错误。 限于中心城市” 用词绝对, 当时城镇乡村也有涉及, B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