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高中历史小题狂做·选择性必修2·RJ
P. 16

86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 2·RJ


         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 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 9.B 根据“ 以极快的速度呼啸而过, 因此人们可以放

         的信息, C项错误。                                        心地将房子建在离他们的商店或办公室五六英里远的
             限时小练13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地方, 那里配有独立的花园, 可以享有宽敞的空间” 可得
         【练基础】                                             出, 电车这种新式交通工具,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1.B 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 人们在卫星城居住, 却                        方式, 故选 B项。


         在主城区工作, 且两者之间相距较远, 每日往返需要乘                        10.A 根据材料“ 高铁的站点、 车次、 可直达城市、 物流
         坐交通工具, 汽车普及和高速公路的修建为这一现象的                         通达指数等都会影响一个城市的魅力度和对人才的吸
         产生创造了条件, 故选 B项。卫星城环境优美是吸引人                        引力” 可知, 交通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吸引力, 尤
         们居住的因素之一, 但无法助力人们往返于卫星城和主                         其是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的人才, 故选 A 项。

                                                            知识拓展
                                                                      现代交通的特点
         城区, A 项错误。 C 项应是卫星城得以发展的原因, 而
         非人们居住在卫星城的原因, C 项错误。材料未说明主                        ( 1 ) 环保化;( 2 ) 立体化;( 3 ) 高速化;( 4 ) 网络化;( 5 ) 综合化。
                                                           【提素养】
         城区的状况, D 项错误。

        2.B 根据材料“ 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 放上螺栓                        1.A 由表格内容可以看出从1901年到1908年再到第

         的人不用装上螺帽, 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它” 及所学                        一次世界大战前, 汽车业工人人数和汽车的年产量均呈
         知识可知, 福特的成功在于工业流水生产线的建立, 它                        直线上升趋势, 说明汽车业工业化生产能力增强, 且提
         使产品的生产工序被分割成一个个环节, 工人分工更为                         供众多就业岗位。综上可知, 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
         细致, 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高, 降低了生产成本, 长点, 故选 A 项。仅仅就汽车产业来看, 无法得出德国
         提高了生产效率, 故选 B项。                                   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的结论, B 项错误。政府全面

        3.C 京沪高铁的高性能和高稳定性, 是中国自主研发                         干预经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与题干时间不符, C
         和制造实力的体现, 故选 C项。 A 、 B 、 D 三项均不能反映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轻重工业的比例问题, D 项错误。

         出本质问题, 排除。                                        2.C 据材料信息可知,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

        4.C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活塞式螺旋桨运输机属                           的广泛应用, 美国城镇的有轨电车大量发展, 推动了公
         于落后 机 型, 二 战 前 流 行, 二 战 后 基 本 被 淘 汰, 故 选          共交通的发展, 故选 C项。美国有轨电车的发展主要是
         C项。                                                                                                                                                                                                                                                   推动了美国交通的发展, A 项说法夸大了美国有轨电车
        5.A  内燃机的问世, 推动了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 的作用。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剧了城乡经济差异, 材料中

         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步入立体交通时代, 故选 A 项。                       仅涉及美国电车的发展, 未表明电车对城乡经济的影

        6.B  新中国成立初期, 社会经济仍处于恢复阶段; 响, B项错误。有轨电车的发展有利于改善美国城市交
        1951年, 我国正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内外交困, 因此我国                     通拥堵的状况, D 项错误。
         提出“ 3 — 5年由修理走向制造” 的航空工业发展方案, 故                   3.B 高速公路的修建和汽车的普及便利了人们从城

         选 B项。 1950年我国已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 A 项错                     市中心去往郊区, 这是城郊出现购物中心的直接原因,
         误。 C项并非主要原因。 D 项表述不够全面。                           故选 B项。乡村的环境更加优美, 污染更少, 均是影响

        7.B 注意“ 最主要因素” 这一限制词, 本题为最佳型选                      因素, 但不是购物中心设置在城郊的直接原因, A 项错
         择题, 四个选项因素相较而言, 经济因素才是根本因素, 误。 C项与购物中心设置在城郊无关, 排除。二战后城
         故选 B项。                                            市化发展较快, 城市人口较多, D 项错误。

        8.A  表格数据显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 各种交通工具                       4.C 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 重庆升级改造机场和增

         客运量都获得了提升, 这说明客流量大幅增长, 结合                         设航线以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 这些措施有利于吸引科
         “ 1978年” 这一时间信息不难推知, 这源于改革开放后经                    技公司入驻, 推动重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故选 C 项。
         济发展对社会流动性的刺激, 故选 A 项。材料中 1988                     航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而非“ 改变了”, A
         年时并未出现新的交通方式, 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                         项错误。材料中举措并非经济体制改革的表现, B 项错
         交通问题, 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 C 项错误。材料不仅                       误。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逐步走上了经济市场
         限于航空业, D 项错误。                                     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道路, D 项错误。

                                                           5.C 渝新欧国际铁路属于国际间的交通网络,“ 远快

         重点阐释
                   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发展的原因
                                                           于从中国港口出发的海运航线”, 使得中国与欧洲的贸
         ( 1 )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迅速
                                                           易往来更加便利, 据此可知, 交通网络的发展有利于国
         增长;
         ( 2 ) 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 特别是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                   际间的贸易往来, 故选 C 项。两极格局瓦解是在 20 世
         统的运输产业, 达到高服务质量、 高运输效率和低运输成本                      纪90年代, 与材料时间“ 2011年” 不符, A 项错误。商品
         的目标要求;                                            的种类与国家的自然、 人文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而

         ( 3 ) 减少大气污染, 治理交通堵塞等城市问题的需要。                     国家实力对比是指综合国力的对比, 其能反映国家间的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