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高中历史小题狂做·选择性必修2·RJ
P. 11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5
清代以来, 玉米、 番薯等栽种遍野,“ 棚民租山垦 中国后, 有“ 种一收千, 其利甚大” 的记载。甘薯
种, 阡陌相连, 将山土刨松, 一遇淫霖, 沙随水落, “ 亩可得数千斤, 胜种五谷几倍”, 在较为贫瘠的
倾注而下, 溪河日淀月淤, 不能容纳”。这反映出 山坡地、 新垦地也可以种植。中国人采用美洲的
( ) 粮食作物, 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 粟、 麦等粮
A. 科学种植是新物种推广的关键 食的不足; 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 18 世纪之后
B. 中国与欧洲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的快速推广, 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的成倍增长。
C. 列强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材料二 大体来说, 玉米的传播, 首先在西南地
D. 玉米、 番薯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区, 尔后在长江中游以及汉水流域逐渐向北方地
11.17世纪初, 北美弗吉尼亚的英国移民向英王 区推广; 甘薯则首先在岭南和东南地区种植, 然
报告:“ 若要抵御印第安人进攻, 就必须保证粮 后经江浙地区向华北地区和长江中游山区推广;
草, 小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谷物, 必须将其栽 马铃薯的传播情况与甘薯基本相同。这种传播
活。” 18世纪, 北美已经有蛋壳、 西西里岛、 白、 红 的途径, 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这些粮食
几种小麦。据此推知, 物种的洲际传播 ( ) 作物, 被带到大河中上游的山地, 成了定居于此
A. 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 的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然而, 人口稠密、 生产
B. 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 发达的地区, 虽然引入美洲作物比较积极, 玉米、
C. 改变了殖民扩张的手段 甘薯等粮食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 但从总体
D. 保障了西方的殖民活动 上说, 它们始终处于补充地位。
12. 《 贸易打造的世界: 1400年至今的社会、 文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行霈等
主编《 中华文明史》
植物、 欧洲资本、 非洲劳动力、 美洲土壤, 是不折 ( 1 ) 根据材料一, 概括美洲粮食作物在中国传播
不扣的国际性作物。” 这说明甘蔗生产 ( ) 的主要原因。
A. 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产物 ( 2 )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美洲粮食
B. 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作物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C. 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 ( 3 ) 根据材料一、 二, 概括指出美洲粮食作物在中
D. 是资本输出时期的表现 国传播的特点。
13. 在世界历史上, 首次出现“ 南北美洲生产原料,
非洲提供人力, 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 西欧则指挥
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
A.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B. 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迅猛发展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D.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14. [ 探究题]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人为了获得更多的耕地以增加
生产, 而作大规模迁移的形势下, 玉米、 番薯和马
铃薯等美洲作物适逢其时地来到了中国。 18 世
纪初, 玉米已传播到全国大多数省份。它在传入
与世界经济》 一书中说道:“ 甘蔗生产结合了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