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江苏高考物理小题狂做·基础篇
P. 38

B 点受力分析, B 受到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 则 BC 应为支                     的拉力F T1  、 杆的弹力F N1  的合力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 方
        持力, 由平衡条件可知AB 应为支持力, B 错误; 对丙图中 B                                             m g
                                                            向相反, 由几何关系可得F T1=             =2m g ,
        点分析, 受到绳子向下的拉力, AB 杆提供向上的拉力, 根据                                              sin30°
        平衡条件知, BC 杆应为向右的拉力, C 正确; 对丁图中 B 点                      图乙中是用一细绳跨过滑轮悬挂物体的, 由于O 点处是
        分析, B 受到绳子向下的拉力, AB 杆提供拉力, 根据平衡条                    滑轮, 且AOC 是同一段绳子, 故乙图中绳子拉力
                                                               F'=F'=m g.
        件知, BC 杆提供支持力, D 错误.                                     T1  T2

           5.C 解析: 甲情形中行李箱 m 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
        动, 行李箱处于平衡状态, 故行李箱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
       A 、 D 错误; 乙情形中行李箱 m 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行李
        箱处于平衡状态, 但行李箱相对于传送带有向下运动的趋

        势, 所以行李箱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B错误, C正确.
           6.B 解析: 设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θ , 木箱处于静止

                                                                        甲                     乙
        状态时,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木箱所受的静摩擦力 F f=
                                                                ( 2 ) 由甲图的受力的平行四边形可知, 甲图中轻杆受的

                       增大; 当拉力达到一定值, 箱子运动瞬间,
       Fcosθ , F 增大, F f
        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 由于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                         弹力F'=F N1=    m g  = 3m g.
                                                                 N1
                                                                         tan30°
        擦力, 故摩擦力有个突然减小的过程; 木箱运动时, 所受的支
                                                                ( 3 ) 对乙图中的滑轮受力分析, 如图乙所示, 由于杆OB
                                  减小, 此时木箱受到的是滑
                                                            不可转动, 所以杆所受弹力的方向不一定沿 OB 方向, 即杆
        持力F N=G-Fsinθ , F 增大, F N
                                   减小, 故 B正确.
        动摩擦力, 大小为F f = μ F N , 则F f
                                                            对滑轮的作用力一定与两段绳的合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7.B 解析: 先将所有的木板当作整体, 在竖直方向受

                                                                由图乙可得, F'=F 2=2m g cos60°=m g.
                                                                           N2
        重力、 静摩擦力, 二力平衡, 有 2 μ 1 F≥10m g 以除最外侧两
                                           ;

                                                            【 方法总结】 两种常见杆模型
        木板外的所有木板为研究对象, 在竖直方向受重力、 静摩擦
                                                                一般情况下, 插入墙中的杆属于固定杆, 弹力方向可以
        力, 二力平衡, 有2 μ 2 F≥8m g 联立解得F≥20N , B正确.
                               ,
                                                            沿任意方向, 不一定沿杆; 而用铰链相连的杆属于活动杆, 弹

           8.C 解析: 用遥控器启动小车向前运动, 后轮是主动
                                                            力一定沿杆方向.
        轮, 顺时针转动, 所以左侧平板小车对后轮的摩擦力向右, 后

        轮对左侧平板小车的摩擦力向左; 前轮是从动轮, 所以右侧平                          11. ( 1 ) 当k 1  恢复原长时, 对A 、 B 整体分析, 绳子的拉
                                                                       ,
        板小车对前轮的摩擦力向左, 前轮对右侧平板小车的摩擦力                         力为F=2m g 即小桶中细砂的质量为2m.

                                                                ( 2 ) 开始时, 对A 、 B 整体, 有k 1 x 1=2m g ,
        向右. 因此左侧小车向左运动, 右侧小车向右运动, 故 C正确.

           9.C 解析: 由题意得, 物体 A 与小车的上表面间的最                                           2m g
                                                                则弹簧k 1  的压缩量x 1=        .
        大静摩擦力F fm≥5N , 小车加速运动时, 假设物体 A 与小车                                          k 1

                                                                                                    m g
        仍然相对静止, 则物体 A 所受合力F合=ma=10N , 可知此                       对B , 有k 2 x 2=m g 则弹簧k 2  的压缩量x 2=     .

                                                                               ,
                                                                                                    k 2

        时小车对物体A 的摩擦力为5N , 方向向右, 且为静摩擦力,
                                                                                               ,       的伸长
                                                                当k 1  恢复原长时, 对 A , 有k 2 x' 2=m g 弹簧k 2
        所以假设成立, 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故 A 、 B 错
                                                                  m g
        误, C正确; 弹簧长度不变, 物体A 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大小不                     量x'=     ,
                                                               2
                                                                  k 2
        变, 故 D 错误.                                              在此过程中, 小桶下降的距离为
        【 规律总结】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1   1
                                                               h=x 1+x 2+x'=2m g     +    .
                                                                           2
           ( 1 ) 题目中出现“ 最大”“ 最小” 和“ 刚好” 等关键词时, 一                                  k 1 k 2

        般隐藏着临界问题, 若有些临界问题中并不含上述常见的
                                                                     考点过关4 力的合成与分解
        “ 临界术语”, 但审题时发现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

        突变, 则该物理量突变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                             1.C 解析: 山峰对该队员的作用力为山峰对该队员的

           ( 2 ) 静摩擦力是被动力, 其存在及大小、 方向取决于物                   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 A 错误; 以该队员为研究对象, 受力
        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而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 存在静                        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绳子拉力 F T               的方向与重
        摩擦力的连接系统, 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状态是静摩                         力G 的方向夹角为120° , 且大小相等, 所以山峰对该队员的
        擦力达到最大值.                                            作用力 F 、 重力 G 和绳子拉力F T       构成力的等边三角形, 则
           10. ( 1 ) 由于图甲中的杆可绕 B 转动, 故其受力方向沿               F=G , 方向与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方向相反, C 正确, B 、 D


        杆方向, O 点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 则 O 点所受绳子OA                     错误.
                                                         4
                                                       ·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