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江苏高考物理小题狂做·基础篇
P. 35

第一章 直线运动                                 度越来越大, A 错误; 加速度大小表示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
                                                           a 逐渐减小说明质点的速度变化越来越慢了, 即质点速度增
           考点过关1 运动的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
                                                            大得越来越慢, 所以速度一直增大, 则位移始终为正, 速度始
           1.D 解析: 观察王亚平在“ 天宫课堂” 做实验时, 需观                   终为正, C 、 D 错误; 速度越来越大, 位移的变化越来越快, B

        察王亚平的动作, 故不能看成质点, A 错误;“ 天舟” 四号飞船                   正确.
        与空间站自主对接时, 需观察对接的方位和角度等, 两物体

                                                             【 方法总结】 判断质点做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的形状、 大小不能忽略, 故不能看成质点, B 错误;“ 神舟” 十                      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加速, 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则减速;
        四号飞船发射后, 在研究飞船与火箭分离过程时, 两物体的                         物体的速度变化, 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 但加速度不一定变
        形状、 大小不能忽略, C 错误; 研究组合体轨迹时, 飞船的大                     化;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的速度变化
        小和形状可以忽略, 可以看作质点, D 正确.                              大, 但变化得不一定快, 还与时间有关系.

           2.C 解析: 帆船前进时, 相对帆船, 树木向后运动; 而
                                                               8.D 解析: 由 A 经B 到C 的过程不是匀变速直线运
        相对于河岸和天空, 树木均是静止的; 由于河水的运动方向
                                                            动过程, 故B 点虽为中间时刻, 但其速度不等于 AC 段的平
        未知, 故不一定与船的方向相同, C正确.
                                                            均速度, D 错误.

           3.A 解析: 运动员200米自由泳的位移为零, 故平均
                                                               9.B  解析: 由题图可知, 声波从发射到被接收所经过
        速度为零, B错误; 在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 其大小和形
                                                            的总时间为t=4×0.1s=0.4s , 该处海水的深度为h=
        状不可忽略, 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C 错误; 以游泳池里的
                                                           vt
        水为参考系, 运动员相对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 D 错误.                        2 =300m , B正确.
           4.B 解析: 人工驾驶的距离为 s=vt+s 减 , 自动驾驶距                   10.B 解析: 因火箭发射时, 速度在10s内由0增加到




        离为 s'=vt'+s 减 , 距离差为 Δs=v ( t-t' ) =30m , B正确.     100m / s , 故10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 Δv 1=100m / s , A 错

           5.C 解析: 位移指的是从 M 点到N 点的有向线段, 故                   误; 汽车以108km / h=30m / s的速度行驶, 急刹车时能在
        位移大小为1.8km , A 错误; 从 M 点漂流到 N 点的路程为

                                                           2.5s 内 停 下 来, 则 2.5s 内 汽 车 的 速 度 改 变 量 Δv 2 =
                                         s


       5.4km , 用时 1h , 则平均速率为 v率 =         =5.4km / h=      -30m / s , B正确; 火箭的加速度a 1=    Δv 1 =10m / s , 汽车的
                                                                                                     2
                                         t
                                                                                          Δt 1
                                                    x

       1.5m / s , B 错 误; 该 游 客 的 平 均 速 度 大 小 为 v =    =              Δv 2 =-12m / s , 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
                                                                                  2
                                                    t       加速度a 2=
                                                                      Δt 2
       1.8                                                  小, C 、 D 错误.
           km / h=0.5m / s , C 正确; 以玉女峰为参考系, 所乘竹筏
        1

                                                               11.A 解析: 由速度v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式可得, t=
        的平均速度为0.5m / s , 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 玉女峰的平

                                                           2s时质点的瞬时速度为v=-18m / s ; 由位移x 随时间 t 变



        均速度也为0.5m / s , D 错误.
                                                            化关系可知, 质点在 t=0到 t=2s内的位移 Δx=-4m , 所
        【 易混易错】
                                                                                          Δx

           1. 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                       以 t=0到 t=2s间的平均速度为               =-2m / s ; 质点经
                                                                                       v=
                                                                                           Δt
        均速率, 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只有当路程与                        时间1s后速度减为0 , 随后反向运动, 在 t=0到 t=1s内质


        位移的大小相等时, 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点的位移为x 1=4m , 从 t=1s到 t=2s内质点位移x 2=


           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 )两种速度的关系: ①瞬时
                                                                                                        s
                                                                                                    v=
        速度是运动时间 Δt→0时的平均速度; ② 对于匀速直线运                      8m , 故总路程 s=x 1+x 2=12m , 则平均速率为             Δt =

        动, 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 2 )关于用平均速度法求瞬                    6m / s , A 正确.



                               Δx                              12. ( 1 ) 匀减速阶段时间
        时速度: 由平均速度公式v=           可知, 当 Δt 非常小, 趋向于
                               Δt
                                                                   v 1 16
        零时, 这时的平均速度就可认为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                            t 1= a = 2 s=8s ,
        时速度.                                                                      2    2
                                                                                v 1  16
                                                                匀减速阶段位移 s 1=       =     m=64m ,
           6.A 解析: 沿半径为30m 的圆弧水平转过60° , 根据几                                     2a 2×2



                                                                停止时间 t 2=20s , 位移为零.
                                            π

        何关系可得, 水平方向的位移为30m , 路程为 R>30m , 故

                                            3                   加速阶段与减速阶段的位移与时间相同, 故有


                                        2   2
        总路程大于70m , 位移大小为x= 30+40 m=50m , A                     s=2s 1=2×64m=128m ,

        正确.                                                    t=2t 1+t 2=2×8s+20s=36s.

                             时刻, 位移x>0 , 速度v>0 , 加速             ( 2 ) 过 ETC通道的车辆所用时间
           7.B 解析: 在 t=t 0



        度a>0 , 则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质点做加速运动, 速                       T=36s-21s=15s ,
                                                         1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