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高中化学小题狂做·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SJ
P. 41
63
答 案 详 析
乙烯, 用卤素原子取代烃中的氢原子所得的产物为卤代 手 性 碳 原 子 和 对 称 原 则,可 先 试 着 写 出
烃, 故四氟乙烯属于卤代烃, D 正确。
+ 、 + 均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 且溶液中 , 但 含 有 苯 环 的 水 解 产 物 为
-
11.C A g NH 4
+
( )] , A 错误; 羟基不具有还原
应该大量存在[ A g NH 3 2
性, 醛基具有还原性, 故银镜的产生证明葡萄糖分子中 , 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 1∶2∶
含有醛基, B错误; 葡萄糖、 麦芽糖分别与银氨溶液反应 2∶1 , 不符合要求; 故要减少含苯环的水解产物的氢原
时, 均能生成银镜, 利用银镜反应不能鉴别葡萄糖和麦 子种 类, 增 强 分 子 的 对 称 性, 可 想 到 若 水 解 产 物 是
芽糖, C正确; A g 与氨水不反应, 但 A g 可与稀硝酸反
, 则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之比 =
,
应, 故 可 用 稀 硝 酸 洗 涤 除 去 试 管 壁 上 残 留 的 A g D
4∶2=2∶1 , 符 合 要 求, 故 苯 环 上 的 另 一 个— OH 来
错误。
12.D 饱和碳原子采取s p 杂化, 连有2个单键的氧原
3
自— Br的 水 解, 即 合 理 的 答 案 为 。
3
子也采取s p 杂化, 故有机物② ( ) 和⑦ ( ) 中
( 4 ) D →E和 E →F两步反应条件完全相同, 故化合
采取 s p 杂化的原子数之比为 2∶5 , A 错误; 脯氨酸
3
物 X 的结 构 应 模 仿 , 容 易 写 出 X 为 CH 3 CHO 。
( ) 分子中含有亚氨基和羧基, 具有两性, 亚
( 5 )从碳链和官能团两个角度对比原料和目标产物, 确
反 应,
氨基 不 与 NaHCO 3 反 应, 羧 基 可 与 NaHCO 3
定合成路线流程图, 注意运用流程中 D →E 的反应条
, 故理论上
1mol 羧基参加反应时, 可生成 1molCO 2
件, 将两个含苯环的结构互相连接。
反应可生成 1 mol ( 即
1mol 脯氨酸与足量 NaHCO 3
14. ( 1 ) 醛基 ( 2 ) CH 2 CH 2 CHO
+
-
44g CO 2 B错误; 反应中涉及的氢离子有 H 和 H ,
,
)
H 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 但 H 的原子核外无电子, 不 OH
-
+
O O
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 C错误; 若原料为2 丁酮和甲醛, 浓硫酸
由 反 应 机 理 图 知, 总 反 应 为 ( 3 ) HO C CH 2 C OH + 2CH 3OH
△
O O
( 或 ), 产物可
H 3 C O C CH 2 C O — CH 3 +2H 2O
Cu
( 4 ) 2CH 3OH + O 2 → 2HCHO+2H 2O
△
能为 , D 正确。
Cl CH 2 COOCH 3
( 5 )
( 6 )
2 、 3
13. ( 1 ) s p s p ( 2 )取代反应
NO 2 NO 2
( 7 ) 2 氨基苯乙酸能够形成分子内氢键, 其熔点较低, 而
( 3 ) ( 4 ) CH 3 CHO
3 氨基苯乙酸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 其熔点相对较高
COOH COOH
( 8 )
NO 2
( 5 ) Cl Cl
解 析:( 1 ) CH ≡ CH 与 H 2O 发 生 加 成 反 应 生 成
CH 2 CHOH , CH 2 CHOH 不稳定, 异构化生成的 A
的结构简式为 CH 3 CHO , 所含官能团为醛基。( 2 ) 由已
3
上的 C原子采取s p 杂化, 其余 C
解析:( 1 ) A 中— CH 3 知信息和 B的分子式可知, 试剂a为 HCHO , B 的结构
原子均采取 s p 杂化。( 2 ) B →C 的反应可理解为 简式为 CH 2 CH 2 CHO 。( 3 ) B 被氧化生成的 D 为
2
取代了 B中— COOH 上的 H 。( 3 ) 由条
CH 3 I 中— CH 3
OH
O O O
件②知, 分子含有 、 O C , 还剩余2个 C 原
HO C CH 2 C OH , 由 D 、 E的分子式及反应条件
子、 1个 N 原子和1个 Br原子( H 原子数目不计), 根据 推知, D 和试剂 b生成 E 的反应为酯化反应, 则试剂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