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高中生物小题狂做·教材梳理
P. 25
模块4 生物与环境
模块 4 生物与环境
第 1 章 种群及其动态
基础小练1 种群的数量特征
建议用时: 25分钟 答案见 D33
【 要点强记】 A. 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1. 种群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同种生物的所 B. 种群密度、 迁入率、 死亡率
有个体形成的集合。 C. 出生率、 死亡率、 性别比例
2.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 性 D. 出生率、 迁入率、 性别比例
别比例、 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迁出率, 3. [ 广东江门高二期末] 某研究小组利用标记重
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捕法进行某地区褐家鼠密度调查, 划定1公里范
3. 年龄结构有三种类型: 增长型、 衰退型和稳定型, 围, 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53 只鼠, 第二次捕获
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依据。 420只鼠, 其中有标记的鼠105只。标记物不影
4. 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和标记重 响鼠的生存和活动, 但鼠有记忆, 再次被捕概率
捕法, 前者适用于植物及活动能力弱、 活动范 会降低, 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 53
围小的动物, 后者适用于活动能力强、 活动范 只由于竞争、 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 但因该段时
围大的动物。 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下列叙述正
5. 标记重捕法的密度估算公式: 个体总数 N / 初 确的是 ( )
次捕获标记数 M = 再次捕获个体数n / 重捕 A. 该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褐家鼠实际
的标记个体数 m 。 的数量要少
【 巩固训练】 B. 通过计算可得该地区褐家鼠的种群密度为
1. 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 1200只 / 公顷
( 1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 C. 褐家鼠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是该种群最基本的
种群。 ( ) 数量特征
( 2 ) 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 D. 调查期间褐家鼠的死亡率是20% , 出生率等
的种群密度。 ( ) 于死亡率
( 3 ) 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 4.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说法, 错误的是 ( )
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 ) A. 某森林每平方千米范围内猞猁的数量是其种
( 4 )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 群密度
群密度时, 要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B. 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
( ) 资源
2. 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 世纪末一 C. 样方法调查得到的是某种群种群密度的估
度仅余300多只, 采取保护措施( 禁止捕猎、 恢复 计值
栖息地植被、 减少栖息地人类活动) 后恢复到约 D. 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都是标记重捕法
1000只。在采取保护措施期间, 白头叶猴种群 5. 如图为种群特征概念
的某些数量特征可能发生了改变, 其中一定发生 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改变的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