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高中语文·考点狂背
P. 26
“ 慢” 又较“ 引” 和“ 近” 更长, 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 有柳永
“ 始衍慢词” 的说法, 如“ 雨霖铃慢” 等。依字数的多少, 又
有“ 小令”“ 中调”“ 长调” 之分。据清代毛先舒《 填词名解》
之说, 58个字以内为小令, 59~90 个字为中调, 90 个字
以上为长调。最长的词调“ 莺啼序” 有240个字。
2. 词调
高 词调指填词时依据的乐谱。在唐宋时期, 词调有多个
中
语 来源, 有的来自中原的民间音乐, 有的来自边疆( 主要是西
文
考 域) 少数民族乃至中亚诸国的音乐, 有的是乐工歌伎或词
点
狂 人创制的, 有的是国家官府音乐机构乐府创制的, 等等。
背
3. 格律
词的格律的基本要求是: 调有定句, 句有定字, 字有
定声。为了适应乐曲的节拍, 词的句子多数是长短不齐
的, 韵位也是参差不同的。为了配合乐曲的音调, 加强乐
曲的音乐性, 词中所用的字除分平仄外, 有些还要分四
声。由于词必须受声律的约束, 故前人把作词称为“ 倚声
填词” 或“ 按谱填词”。
三、 曲
一般指元曲。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
包括杂剧和散曲, 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 在宋代是以滑稽有趣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
到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为主, 有时在开头或
折间另加楔子, 每折由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