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高中语文·考点狂背
P. 25
( 2 ) 诗句的数量最少为八句。超过八句的律诗, 通
常被称为“ 排律” 或“ 长律”。以四联八句者最为常见。四
联依次称为首联、 颔联、 颈联和尾联。每联的第一句称为
出句或上句, 第二句称为对句或下句。
( 3 ) 有特定的对仗要求。除首尾二联外, 中间几联
一般需对仗。
( 4 ) 声韵格律的要求严格。每句必须平仄相间, 同
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 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 即 古
代
“ 句内相间, 联内相对, 联间相粘”。律诗一般只用平声 诗
文
韵, 其中, 二、 四、 六、 八句押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情 阅
读
况下, 五律首句大多不押韵, 七律首句大多押韵。
二、 词
词是诗的别体, 萌芽于隋唐, 到宋代进入全盛时期。
词亦称曲词、 曲子、 曲子词、 长短句、 乐章、 琴趣、 诗余等,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1. 词牌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 句
数, 每句的字数、 平仄上都有规定。比较常用的词牌约有
100个, 如“ 水调歌头”“ 念奴娇”“ 如梦令” 等。词的结构
分片或阕, 不分片的为“ 单调”, 分两片的为“ 双调”, 分三
片的为“ 三叠”。按音乐又有令、 引、 近、 慢之别。“ 令” 一
般比较短, 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 如“ 如梦令” 等。“ 引”
和“ 近” 一般比较长, 如“ 菩萨蛮引”“ 祝英台近” 等。而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