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高中语文·考点狂背
P. 20

续表
                            阐述某一事物、 某一问题的义理, 写法上不拘一格,
                            行文崇尚自由活泼, 篇幅一般不长, 与现代杂文颇
                      说
                            为相似。“ 说” 可以先叙后议, 也可以夹叙夹议。如
                            《 捕蛇者说》《 师说》《 爱莲说》。
                            以论证为主, 论证某一问题、 某一人物、 某一事理的
                            是非得失。其特点是援事引例, 引经据典, 或论其
                      论
                            事实, 或批驳谬误, 语言富有论辩力, 逻辑性强。如
                            《 过秦论》《 六国论》。
         高           辨( 辩)  “ 辨” 即辨是非, 别真伪, 这种文体就是批驳一个错
         中                  误论点, 或辨析某些事实。如《 桐叶封弟辨》。
         语                  “ 原” 是探源的意思, 是对某种理论、 主张、 政治制度
         文
         考            原     或社会习俗等, 从根本上进行考察、 探讨, 理论性较
         点                  强。如《 原毁》《 原君》。
         狂                  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简单的故事之中, 借此喻
         背
                            彼, 借小喻大, 借古喻今, 惯于运用拟人手法, 语言

                      寓言    简洁犀利。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盛行,《 庄子》
                            《 韩非子》《 战国策》《 吕氏春秋》 等著作中有不少
             论说文            寓言。
                            按应用范围的标准划分, 可归于应用文。按文章的
                      书信    语言形式和内容划分, 大多数书信应归于论说文。
                            如《 答司马谏议书》。
                            古人送别常以诗文相赠, 集而为之序的, 称为赠
                            序。凡是惜别赠离的文章, 不附于诗集的也都叫
                      赠序
                            赠序, 内容多为推崇、 赞许或勉励之词。如《 送东
                            阳马生序》。
                            序也作“ 叙” 或称“ 引”, 有如今日的“ 引言”“ 前言”,
                            是说明书籍、 文章、 图画著述或出版意旨、 编次体例
                            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
                            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 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
                            前面, 列于书后的称为“ 跋” 或“ 后序”。如《 指南录
                      序跋
                            后序》。
                            这类文章, 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
                            文。说明编写目的、 编写体例和内容的, 属于说明
                            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
                            于议论文。
       66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