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高中语文·考点狂背
P. 21
续表
古代对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 包括奏、 议、
疏、 表、 对策等。
【 奏】 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
【 议】 议事、 说理或陈述意见。
论说文 奏议 【 疏】 分条陈述。如《 谏太宗十思疏》。
【 表】 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 出师表》《 陈情表》。
【 对策】 古代考试时考官把问题写到策上, 令参加
考试的人回答叫“ 策”, 考生回答的文章叫“ 对策”。
如苏轼《 教战守策》。
描写山川、 景物和人事的文章。如《 小石潭记》《 登
游记类
泰山记》。 古
以记事为主, 篇幅短小, 长的也不过千字左右; 内容 代
杂记文 诗
丰富, 有历史掌故、 奇闻逸事、 文艺随笔、 人物短论、 文
笔记文
科学小品、 文字考证、 读书杂记等。如《 梦溪笔谈》 阅
《 世说新语》。 读
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
字叫“ 铭”。刻在木牌上, 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
铭
铭文叫“ 座右铭”。刻在石碑上, 叙述死者生平, 加
以颂扬追思的, 叫“ 墓志铭”。如《 柳子厚墓志铭》。
应用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时所诵读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祭奠死者的文章, 内容常
祭文
是追念其生前的主要经历, 颂扬其主要品德和业
绩, 寄托哀思, 激励生者。如《 祭妹文》。
160个高频文言实词
爱: ①爱惜。如: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六国论》)
②爱护。如: 使六国各爱其人, 则足以拒秦。(《 阿房宫赋》)
③吝啬, 吝惜。如: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安: ①哪里。如: 沛公安在? (《 鸿门宴》)
A
②安稳。如: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
③使……安定。如: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 种树郭橐
驼传》)
④怎么。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