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高中语文·考点狂背
P. 15

续表
                 溶化/熔化/融化  “ 溶化”, ① 指( 固体) 溶解; ② 同“ 融化”。“ 熔
                 化” 指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 融化” 指( 冰、 雪等) 变成
             36 水, 在这个用法上,“ 融化” 与“ 溶化” 通用; 但“ 融化” 比“ 溶化” 更常
                 用, 一些比喻用法就不宜用“ 溶化”, 如“ 我的整个身心都融化在那
                 醉人的乐曲中”。
                                                                    
                 申明/声明  “ 申明” 指郑重说明, 如“ 申明理由”。“ 声明”, ①指公
             37 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如“ 声明立场”; ②指声明的文告, 如“ 发
                 表联合声明”。
                                                                    
                 施行/实行  “ 施行”, ①指法令、 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
             38 执行; ②指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 实行, 如“ 施行心脏手术”。
                 “ 实行” 指用行动来实现( 纲领、 政策、 计划等), 如“ 实行改革”。                语
                                                                       言
                 推托/推脱  “ 推托” 指借故拒绝, 后面常跟托词或拒绝的原因, 如                   文
             39 “ 她推托嗓子坏了, 怎么也不肯唱”。“ 推脱” 指推卸, 不肯承担, 使                  字
                 与己无关, 多指责任、 问题等。                                      运
                                                                       用
                 委曲/委屈  “ 委曲”, ① 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 如“ 告知委曲”;

                 ②勉强服从, 如“ 委曲求全”; ③ ( 曲调、 道路、 河流等) 弯弯曲曲的,
             40
                 如“ 委曲婉转”。“ 委屈” 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 心里难
                 过, 如“ 感到委屈”。
            分 组 记 忆 五

                 消失/消释/消逝  “ 消失” 表示( 人或事物) 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不
                 复存在, 强调从存在到不存在的过程, 如“ 他的身影消失在人群
             41 中”。“ 消释”, ①指消融, 溶化; ②指( 疑虑、 嫌怨、 痛苦等) 消除, 解
                 除, 如“ 误会消释了”。“ 消逝” 指消失, 多用于声音、 时间, 如“ 岁月
                 消逝”。
                                                                    
                 行迹/形迹  “ 行迹” 指行动的踪迹。“ 形迹”, ① 指举动和神色;
             42
                 ②指礼貌。
                                                                    
                 学力/学历  “ 学力” 指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如“ 同等学力”。“ 学
             43
                 历” 指学习的经历, 曾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 如“ 他有大学学历”。
                                                                    
                 淹没/湮没  “ 淹没” 指( 大水) 漫过, 盖过, 引申指一物盖过一物,
             44 多指具体事物或比喻事物, 如“ 风雨声淹没了他的呼救声”。“ 湮
                 没” 指埋没, 往往用在抽象的语境中, 如“ 湮没无闻”。






                                                                         7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