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高中生物小题狂做·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RJ
P. 24

压轴题特训




                                       压轴题突破1 种群的数量特征

          例1  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 有关分析                             ( 2 ) 分析:

         错误的是                                     (    )        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可反映种群
                                                            在一定时期的数量, 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②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出生率和
                                                            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图1
                                                                          改变                决定         预测
                                                                ③年龄结构 → 出生率和死亡率 → 种群密度 →
                                                            变化趋势。
                                                                          改变        决定
                               图2                               ④性别比例 → 出生率 → 种群密度。
                                                               易错提醒
         A. 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
         B. 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特征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C. 图2中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                                   ( 1 ) 城市人口的剧增: 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D. 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 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                             ( 2 ) 中国人口的增长: 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 不能
            影响种群密度
                                                            单纯地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答案 C
                                                                ( 3 ) 我国全面开放“ 三孩” 政策: 调整年龄结构, 解决
         解析 图1中a只影响出生率, 而 b既影响出生率, 也
                                                            人口老龄化问题。
         影响死亡率, 从而判断出a为性别比例, b为年龄结构,
                                                                ( 4 ) 利用性引诱剂诱捕雄蛾: 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
         进而可知c为种群密度。图2为图1的变式, 图2中甲
                                                            降低出生率。
         使种群密度增加, 应为出生率和迁入率; 乙使种群密度
                                                             例2  如图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
         减小, 应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丙只影响出生率, 应为性别
         比例; 丁为年龄结构。图1中 b为年龄结构, 是预测种                                                                                                                                                                                                     龄结构曲线图, 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
         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 A 正确; 图1中c为                        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 这将使该种群

         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正确; 图2中丁                       的年龄结构发生变化, 与此变化相符的
         为年龄结构, 而图1中a为性别比例, C错误; 丙为性别                       坐标曲线图是                                   (    )
         比例, 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D 正确。
          解题关键                                          
             
                                                                                                                   
              在掌握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 明确与种群
           数量直接有关的因素, 并能够据图概括、 分析、 判
                                                                A          B           C           D
           断出图中字母与甲、 乙、 丙、 丁的对应性。
                                                            答案 A
             
                                                        
            规律总结                                            解析 与题图对比, A 选项图中幼年个体数量减少; B
                        种群数量特征的关系                           选项图中幼年、 成年个体数量均减少, 而老年个体数量
             ( 1 ) 图解:                                      增加; C选项图中成年、 老年个体数量减少; D 选项图中
                                                            成年、 老 年 个 体 数 量 增 加。可 见, 只 有 A 选 项 符 合

                                                            题意。
                                                             解题关键                                          
                                                                
                                                                                                                                                              
                                                                由于选项中坐标轴的含义与题图相同, 所以可
                                                              对照题图逐项分析变化后的各图是否符合题意。                        
                                                                
                                                               解题妙招
                                                                1. 年龄结构的表示方法。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