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高中历史小题狂做·选择性必修2·RJ
P. 32

6    高中历史小题狂做·选择性必修 2·RJ




         2 影响
             ( 1 )近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彻底摆脱了封建行会制度的束缚, 最终确立了以工资形式支付报酬的、 自由的雇佣

         劳动制度。
             ( 2 )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 有利于科学管理、 提高生产效率、 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 从而获

         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 积极方面


             ( 1 )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 西方国家逐渐重视城市规划, 改善
         居民生活环境。

             ( 2 )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 3 )促进了乡村的改变。农业机械日益普及, 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大量人口走出乡村, 开阔了眼界。
             ( 4 )时间观念增强。工厂制度、 蒸汽机车的出现及城市上层人士出行戴表、 公共场所设立标准钟等都促使人们

         必须守时。

             ( 5 )初等教育不断推广, 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西方国家立法推动初等教育并进行经费支持; 清政府推行
         “ 癸卯学制”, 促使中国出现大量小学堂和中学堂。
         2 消极方面


             工人劳动时间过长, 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 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19世纪, 欧洲社会主义
         运动风起云涌, 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五、 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意义

         1 基本特征


             ( 1 )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

             ( 2 )科学技术发展的高速化。

             ( 3 )“ 科学—技术—生产” 一体化。
         2 意义


             ( 1 )积极方面:
             ①对社会: a. 加快了人类社会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b. 普通劳动者的经济待遇、 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中产阶级
         壮大。
             ②对经济: a.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b. 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三
         产业迅速发展,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标志的电子商务、 移动通信、 智能制造等产业崛起; c. 促进生产工具的变革, 机
         械化、 智能化、 自动化机器逐渐成为主流; d. 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 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
         到海底,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 纳米技术将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e. 创新

         了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管理模式, 粗放型经济转化为集约型经济,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
             ③对人类: a. 使人类的生活方式更加现代化, 计算机网络、 移动通信等技术便利了人们的通信交流, 丰富了大众

         的文化娱乐生活; b. 促进了人类思维的改变, 开阔了视野, 使之重视创造性思维。
             ④对世界格局: 美国、 欧盟、 日本、 俄罗斯在科技领域仍然引领世界, 中国、 印度、 韩国等国家科技迅速崛起, 促使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2 )消极方面:
             ①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
             ②拉大了贫富差距;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