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高中历史小题狂做·选择性必修2·RJ
P. 31
5
主观题答题手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主题归纳整合
一、 古代农业工具及劳作方式的变化
1 耕作工具
( 1 )演变: 从木、 石、 蚌、 骨、 竹等材质的耕作工具到青铜铸造的耕作工具再到铁制农具, 人类历史上耕作工具经
历了由粗到精的演进历程。
( 2 )影响: 金属材质的耕作工具的发明, 特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力, 使得大
量荒地得到开垦, 私田大量增加, 对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具有革命性意义。
2 灌溉工具
( 1 )演变: 人类从汲水灌溉到使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再到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 2 )影响: 灌溉工具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使更多的农田得到灌溉,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3 畜牧工具
圈厩、 马槽等。豢养驯化禽畜的古代畜牧业, 有其自身的工具设施, 不少工具设施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
4 劳作方式的变化
( 1 )农业劳作方式: 集体劳作→个体农耕( 以家庭为单位)。
( 2 )农业庄园式劳作: 如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大型奴隶制庄园、 中世纪欧洲庄园、 中国汉代田庄、 魏晋坞堡等。
二、 古代手工业工具的进步及劳作方式的发展
1 手工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 1 )纺织工具: 骨针→陶纺轮→提花机、 纺织机。
( 2 )陶瓷业工具: 坯车、 匣钵、 支钉。
( 3 )冶金工具: 锻打———土炉、 锤、 锉; 铸造———坩埚、 范。
2 手工业劳作方式的变化及特点
( 1 )家庭手工业劳作的经营方式是由农民家庭经营, 俗称“ 副业”, 是以家庭为单位, 进行分散生产。
( 2 )手工业作坊分为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两种形式, 是以作坊为场所进行的集体生产。
( 3 )特点: 手工业者世代传承, 或父子相继, 或师徒传授; 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三、 近代工厂制度的特征和影响
1 特征
( 1 )拥有固定而庞大的厂房。
( 2 )使用机器大生产并全面取代手工劳动。
( 3 )推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工厂雇佣工人, 实行倒班制, 并以罚款、 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
( 4 )各生产部门协同劳作、 生产效率高。
( 5 )事务与家庭分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