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高中生物小题狂做·必修2·RJ
P. 41
73
答 案 详 析
的基因频率是16%+80%÷2=56% , a的基因频率是 6.A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而
4%+80%÷2=44% , C正确。 不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 错误; 理想条件下没有
方法技巧 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基因突变、 没有自然选择、 没有迁入、 迁出等, 基因型为
种群中某基因的总数 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 A 基因的频率 =
( 1 )定 义 法。基 因 频 率 = ×
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总数
1
a基因的频率= , C 错误; 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
100% 。 2
( 2 ) 基因位置法。 者, 但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和女性群体色盲基因
a. 若某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位于 X 、 Y 染色体的同源区 的频率是相等的, D 错误。
种群中某基因的总数 7.B 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
段上, 则基因频率= ×100% 。
该种群个体数×2
因, 仅是 A 、 a基因不能构成北草蜥种群的基因库, A 错
b. 若 某 基 因 只 位 于 X 染 色 体 上,则 基 因 频 率 =
误; 由于野生北草蜥种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 A 的基因
种群中某基因的总数
雌性个体数×2+雄性个体数 ×100% 。 7 3
频率为70% , a的基因频率=1- = , 所以显性个体
10 10
2.D 金鱼草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基
2 3 2 49
7
因库, A 错误; 不同花色存在数量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 中纯合北草蜥所占比例为 10 10 91 =
÷ 1-
=
结果, B 错误; 粉红花的产生不是基因重组造成的, C
7 , C错误。北草蜥食性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
错误。 13
3.B 基因库包括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所有基因, 定向改变, D 错误。
A 错误;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果蝇种群中, 灰体果蝇所占 8.A 由于甲、 乙两个种群不一定一样大, 不能判断混
的比例保持为84% , 说明黄体果蝇占16% , 黄体( h ) 的 合后的种群基因频率, B 错误; 两个种群基因频率均有
基因频率为40% , H 的基因频率为1-40%=60% , 故 改变, 故均发生了进化, C 错误; 环境通过对表型的选择
HH 占36% , Hh占48% , 所以在该种群灰体果蝇中, 纯 影响基因频率, D 错误。
9.C 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可知, 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
3
合子个体占0.36÷ ( 0.36+0.48 ) = , B 正确; 在无改
7 高, 但并不能说明种群在该地区的抗性基因突变率最
变基因频率的因素影响下, 果蝇繁殖一代后, h的基因频 高, C错误。
率仍然为40% , C错误; 自然环境直接选择果蝇的表型, 10.A 甲、 乙两箱果蝇最初的基因频率相等, 且 A 和a
不对基因型直接选择, D 错误。 的基因频率均为50% , 培养至15代时甲箱果蝇的群体
4.A 螳螂的褐体色对绿体色为显性, 假设控制褐体色 1
中 A 的基因频率为72% 56%+32%× =72% , 乙
的基因是 A , 控制绿体色基因为 a 。 A 的基因频率为 2
80%×75%×0.5+80%× ( 1-75% ) =50% , a的基因 箱中 果 蝇 群 体 的 A 基 因 频 率 依 然 为 50% ( 25% +
频率为50% , A 正确; 环境直接对螳螂的表型进行定向 50%× 1 =50% ), 故甲、 乙两箱果蝇如果继续培养, 甲
2
选择, B错误; 第三年和第四年的调查结果都与第二年
箱中果蝇 AA 基因型频率会上升, 乙箱中果蝇 AA 基因
相似, 说明褐体色和绿体色个体数目比例保持不变, 则
型频率保持不变, A 正确; 饲喂食物的不同对甲、 乙两箱
初步证明体色的显隐性基因频率相对稳定不变, C 错
中的果蝇进行了选择, 并未诱导变异的产生, B 错误; 丙
误; 第二年在该地区对该螳螂进行调查, 发现褐体色稍
箱中的果蝇群体中基因 A 的初始基因频率为( 72%+
有下降, 且第三年和第四年的调查结果与上一年相似,
1
褐体色个体占比仍高于绿色个体, 所以不能说明绿色个 50% ) × 2 =61% , 显然高于50% , C 错误; 根据甲箱果
体较褐色个体更有利于生存, D 错误。 蝇群体的进化方向( A 的基因频率增加) 可推测, 在饲喂
5.D 基因库是指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 因 甲箱所喂食物的前提下, 丙箱中的果蝇培养若干代后,
此金鱼种群中全部 A 和a不能构成其基因库, A 错误; 基因 A 的频率将上升, D 错误。
不同体色数量的差异是由变异造成的, 这种变异是不定 11.C 若 B 、 b位于常染色体上, 则雄果蝇中出现基因
向的, 环境只能对这些变异进行定向选择, B 错误; 基因 型为bb的概率为20%×20%=4% , A 正确; 若 B 、 b位
突变产生的花斑色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 C 错误; 于常染 色 体 上, 出 现 基 因 型 为 BB 的 概 率 为 80% ×
种群中红色( AA ) 金鱼 25 条、 花斑色( Aa ) 40 条、 白色 80%=64% , 出现基 因 型 为 Bb 的 概 率 为 2×80% ×
( aa ) 35条, 则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25% , Aa的基因型频 20%=32% , 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雄果蝇的概率为
率为40% , aa的基因型频率为35% , 则 A 的基因频率为 1
32%÷ ( 32%+64% ) × ≈17% , B 正确; 若 B 、 b只位
2
1
25%+40%× =45% , D 正确。 b b
2 于 X 染色体上, 在雌性个体中, XX 为2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