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高中生物小题狂做·必修2·RJ
P. 39
71
答 案 详 析
16.D 据图可知, 图中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属于 3 1
后代为 ( D _) 高茎、 ( dd ) 矮茎。在每天 20h光照条
非同源染色体, 两者之间发生片段移接形成“ 费城染色 4 4
件下, 矮茎( dd ) 雌性植株会发生性反转现象, 而雄性没
体”, 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会改变染色
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 A 、 B 正确;“ 费城染色体” 有这种现象, 所以后代中 1 ( dd ) 矮茎全部表现为雄株,
4
的形成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 的发生, 故“ 费城
因此后代中雌雄比例为 3 × 1 ∶ 3 × 1 + 1 =
染色体” 的检测可作为诊断 CML 的重要依据, C 正确; 4 2 4 2
4
该变异发生在患者造血干细胞中, 发生在体细胞的变异 3∶5 。( 3 )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用 A 、 a表示, 根据题
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D 错误。 干信息设计实验过程, ①步骤1为取皱粒植株与一系列
17. ( 1 )易饲养、 繁殖快、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染 纯合的三体圆粒植株杂交, 得 F 1 ; 步骤2为取 F 1 中三体
色体数目少 ( 2 )相对性状 2 ( 3 )白眼缺刻翅雌性 植株与正常皱粒植物杂交, 统计后代种子的粒形和比例。
解析:( 2 ) 因为亲本中白眼雄蝇的性状为隐性, 而子代雌 ②若该粒形基因位于该对常染色体, 亲本 aa ( 皱粒) ×
蝇有两种表型, 可推知亲代雌性亲本产生2种类型的配 AAA ( 三体圆粒), F 1 基因型为 AAa和 Aa , 让 F 1 中三体
子。( 3 )假设一: 缺刻翅变异是 X 染色体上控制正常翅 ( AAa ) 与正常皱粒( aa ) 杂交, AAa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
型的基因 p r发生显性突变引起的, 则亲代基因型为 种类及比例为 AA∶Aa∶A∶a=1∶2∶2∶1 , 所以后代
BPR B p r b p r 圆粒∶皱粒 =5∶1 ; 若该粒形基因不位于该对常染色
X X 、 X Y , 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应为红眼缺刻翅 ∶
基因型为 Aa , 让
红眼正常翅 ∶ 红眼缺刻翅 ∶ 红眼正常翅 =1∶1∶ 体, 亲本aa ( 皱粒) ×AA ( 三体圆粒), F 1
1∶1 , 而题干中的后代表型中却出现了白眼缺刻翅 , 故 F 1 中三体( Aa ) 与正常皱粒( aa ) 杂交, 后代圆粒∶皱粒=
假设不成立。 1∶1 。
18. ( 1 ) 转录 RNA 聚合 ( 2 ) U — A 从左向右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 3 )短时间内能合成较多的同一种肽链 相同 ( 4 ) ②
③④ ( 5 )减少 增加
限时小练21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解析:( 4 ) ① 被甲基化的 DNA 片段中遗传信息没有发
生改变, 只是改变了基因的表达情况, 从而使生物的性 1.B 根据进化论, B 化石在 A 化石之前出现, A 化石
状发生改变, ①错误。 是经过了物种竞争之后生存下来的, 相对来说, A 的结
19. ( 1 )红花、 圆粒 控制粒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构比 B复杂, 但是 A 是否由 B 进化而来, 取决于它们的
而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因此该植物的粒形 亲缘关系。选 B 。
和花色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 2.A 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 最重要的证据是化石, A
错误; 两种生物 DNA 的碱基序列越接近, 说明两种生物
合定律 ( 2 ) 3∶5 ( 3 )一系列纯合的三体圆粒植株
与正常皱粒植物杂交 后代圆粒∶皱粒=5∶1 后代 的亲缘关系越近, 反之则亲缘关系越远, B 正确; 可选择
圆粒∶皱粒=1∶1 进化过程中分子结构相对稳定的蛋白质进行比对, 进而
解析: 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 在实验中, 圆粒雌株与圆 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水平证据, C 正确; 生物大分子( 如
粒雄株交配, 后代无论雌、 雄, 圆粒 ∶ 皱粒 =3∶1 , 发生 DNA 、 蛋白质) 具有共同点提示当今生物有共同的原始
性状分离, 说明圆粒对皱粒是显性; 且后代中无论雌雄 祖先, D 正确。
个体都是3∶1 的性状分离比, 说明该植物控制粒形的 3.C 三种生物均属于脊椎动物, 在器官、 系统上均有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红花雌株与红花雄株杂交, 后 相似之处, 在比较解剖学水平上支持人与猩猩、 长臂猿
代中雄株既有红花又有白花, 发生性状分离, 说明红花 具有共同的祖先, A 错误; 人和猩猩、 长臂猿在胚胎发育
为显性性状, 且只有雄株出现白花, 而雌株只有红花, 说 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 在胚胎学水平上支持人与猩
明该植物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Y 染色体无 猩、 长臂猿具有共同的祖先, B 错误; 人和猩猩、 长臂猿
对应的等位基因。( 1 )由上述分析可以确定, 属于显性 的生命活动并不都是靠能量驱动的, 如水的跨膜运输不
性状的是红花、 圆粒。控制粒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需要消耗能量, 所以该说法不支持人与猩猩、 长臂猿具
上, 而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因此该植物的 有共同的祖先, C正确; 三种生物在 DNA 的碱基序列或
粒形和花色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遗传遵循基因 基因组方面高度接近, 从分子水平支持人与猩猩、 长臂
的自由组合定律。( 2 )假设控制株高性状的基因为 D 、 猿具有共同的祖先, D 错误。
d , 由于子一代中高茎∶矮茎=1∶1 , 则亲代的基因型为 拓展提升 说明生物有共同祖先的其他证据
的基因型及表型为
高茎雌株 Dd 、 矮茎雄株 dd , 那么 F 1 ( 1 )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 2 )遗传信息传
中的高茎植株( Dd ) 相互杂交, 则 递都遵循中心法则。( 3 )遗传信息传递过程都遵循碱基互
Dd高茎、 dd矮茎, 让 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