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高中生物小题狂做·必修2·RJ
P. 45

77
                                                                                           答 案 详 析


        然选择决定的, C错误。                                       的定向改变, 粉红花比例增多, 相关基因频率无变化, 不
        4.B 马铃薯甲虫本身存在抗性突变, 不是马铃薯产生                         能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C 错误; 红花、 粉红花和白花
        的毒素导致的, 马铃薯产生的毒素只是对其进行了选                           是同一物种, 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 生物与无
        择, B错误。                                            机环境之间, D 错误。
        5.A 不同物种之间具有协同进化, 丽鱼会与昆虫、 软                                         章末提优( 6 )
        体动物之间相互影响、 协同进化, A 错误; 丽鱼夜间活动
        行为的形成与觅食策略、 社会行为和躲避天敌等有关, 1.B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大熊猫食性的变
        有利于丽鱼对环境的适应, B 正确;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                        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 不符合题意; 变异在先, 选择在
        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因此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                          后, 牙齿咀嚼能力增强不是大熊猫长期食用竹子导致

        可能与基因突变和重组有关, C 正确; 自然选择使种群                        的, B符合题意; 不同物种之间、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
        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 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属于协同进化, 因此大熊猫
        正确。                                                与竹鼠之间存在着协同进化, C 不符合题意; 自然选择
        6.D 研究协同进化可预测某物种的存在, 如达尔文根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变化, D 不
        据某种兰花具有细长花距而预测出为其传粉的某种昆虫                           符合题意。
        应具有吸管似的口器, D错误。                                   2.D 亲缘关系与遗传物质有关, 扁桃的 DNA 序列相
        7.B 变异是不定向的, 榕小蜂特殊的生殖行为只是起                         似度越高亲缘关系越近, 与其生活环境无关, D 错误。
        了选择作用, A 错误; 花序的特化并未产生生殖隔离, 故                     3.A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鼹鼠眼睛退化是黑暗进行
        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错误; 自然选择决定生                        自然选择的结果, A 错误。
        物进化的方向, D 错误。                                     4.C 移走褐色蜥蜴后绿色蜥蜴又可以回到地面生活,

        8.D 蕨类植物产生有毒物质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也可以在树上生活, 种群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改变, A 错
        A 错误; 变异是不定向的, 蕨类植物产生的有毒物质不                        误; 绿色蜥蜴突变产生适合树上生活的护趾是环境改变
        能诱导大猩猩产生抗毒性变异, B 错误; 具有抗毒性和                        之前就出现的, 只不过改变后的生存环境对该变异进行

        不具抗毒性的大猩猩还是一个物种, 能进行基因交流, C                                                                                                                                                                                                                            了定向的选择, B错误; 生活在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长出
        错误。                                                更大、 黏性更强的护趾, 这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但该过程

         归纳总结      协同进化的机制与原因                              中未必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 因为可遗传变异的来源除

        ( 1 ) 生物之间: 既有种间互助, 也有种间的寄生、 捕食、 种间                了基因突变外, 还有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D错误。
        竞争等斗争。( 2 ) 生物与环境之间: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                   5.C  “ 超级细菌” 是对目前临床使用的绝大多数抗生
        响和环境对生物的筛选。协同进化表现为相互影响与相互                          素均具耐药性的病菌, 说明“ 超级细菌” 不具有能抵御任
        改变。协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形成, 生物多样性包含                         何一种抗生素的作用, A 错误;“ 超级细菌” 属于原核生
        三个层次: 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 其细胞中不含染色体, 因此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 其
        9.D c年时, 由于种群经历了病毒侵害, 基因频率发生                       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B 错误;“ 超级细菌” 的产

        变化, 因此甲地白蛾种群的基因库与b 年时不同, D                         生属于环境中的抗生素对生物选择的结果, D 错误。
        错误。                                               6.A 基因库是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
        10.D 蜂鸟和不同形态的花长期相互选择、 协同进化                         和, 两种藤壶属于不同物种, A 错误。
        形成了适应性的特征, A 正确; 蜂鸟的喙的类型多样是                       7.C 深色熔岩床区 D 的基因频率为0.7 , d的基因频
        由体内基因不同形成的,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                           率为0.3 , 杂合子的概率为2×0.7×0.3=0.42 , 因此纯
        ( 遗传) 多样性, B正确; 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可为生物进                    合子概率为1-0.42=0.58 , 即杂合子小于纯合子, A 错
        化提供原材料, 因此蜂鸟形成不同类型的喙与突变的不                          误; 浅色岩 P 区, 囊鼠的杂合子频率( Dd ) =2×0.1×
        定向性有关, C 正确; 动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环境选择的                       0.9=0.18 , 而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子( Dd ) 频率 =
        结果, 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环境( 如温度)、 生物因素( 如                    2×0.7×0.3=0.42 , 与浅色岩 P区相比, 深色熔岩床区
        食物、 天敌) 等, 因此动物多样性的形成不只与植物多样                       囊鼠的杂合子频率高, B 错误; 浅色岩 Q 区隐性纯合子
        性有关, D 错误。                                         ( dd ) 的频率=0.7×0.7=0.49 , 而浅色岩 P区囊鼠的隐
        11.A 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与花冠筒植物协同进化                          性纯合子( dd ) 的频率 =0.9×0.9=0.81 , 因此, 与浅色

        的结果, A 错误。                                         岩 Q 区相比, 浅色岩 P 区囊鼠的隐性纯合子频率高, C
        12.B 酢浆草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                          正确; 将浅色岩 P区( DD=0.01 、 Dd=0.18 、 dd=0.81 )
        其基因库, A 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                        与 Q 区( DD=0.09 、 Dd=0.42 、 dd=0.49 ) 囊鼠杂交, P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