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江苏高考物理小题狂做·基础篇
P. 27
专题二 相互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
专题二 相互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
过关3 常 见 的 力
知识提炼
一、 轻绳、 轻杆、 轻弹簧的弹力方向
轻绳 轻杆 轻弹簧
沿绳指向绳 可沿杆的 可不沿杆 沿弹簧形变
弹力方向
收缩的方向 方向 的方向 的反方向
示意图
二、 摩擦力的四个难点问题
问题形式 解题技巧和要点
( 1 )可能情况: ①由静摩擦力到滑动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② 由滑动摩擦力到静摩擦力的突变
摩擦力 问题.
突变问题 ( 2 )注意题目是否说明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①没有说明时, 一般按照最大静摩擦力
大于滑动摩擦力处理; ②有说明时, 按照说明进行分析处理.
摩擦力 ( 1 )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问题.
共存问题 ( 2 )两种摩擦力各自在题目中的作用, 注意不能混淆.
叠加体 ( 1 )两个以上物体叠加时涉及的摩擦力问题.
摩擦力问题 ( 2 )注意分析正压力时不要丢掉上面物体的压力.
相对运动中 ( 1 )存在两个方向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问题.
摩擦力问题 ( 2 )找出实际的相对运动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突破
1. 弹力有无的判断“ 四法”
( 1 ) 条件法: 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
较明显的情况. ( 2 )假设法: 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 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 看物体能否保持
原有的状态. 若运动状态不变, 则此处不存在弹力; 若运动状态改变, 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 3 )状态
法: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 4 )替换法: 可
以将硬的、 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 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换, 看能否发生形态的变化,
若发生形变, 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2.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技巧
分析计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时, 应先分清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
μ
( 1 )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可用公式 F f= F N 计算, 注意对物体间相互挤压的弹力 F N 的分析,
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它与研究对象受到的垂直接触面方向的力( 正压力) 密切相关, 也与研究
对象在该方向上的运动状态有关.
( 2 ) 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①最大静摩擦力 只在刚好要发生相对滑动这一特定状态下才表现
fmax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