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高中生物小题狂做·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RJ
P. 13

第 1 章 种群及其动态          7


                               限时小练4 种群数量的波动及种群数量的探究实验
                                                                                                  建议用时: 25 分钟
            新课标要求                                                                                                
               
                                                                                                                                                                                                                                 
              1. 通过种群数量波动内容的学习, 认识到种群密度对于濒危动物保护、 农田杂草状况调查、 农
                  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及渔业捕捞强度的确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2. 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长曲线( 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中, 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 调查种群的密度用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趋势
           B. 诱捕害虫中的雌性个体以破坏害虫的性别比
                                                                A. 两个试管的酵母菌达到 K 值的时间和大小
               例, 降低其种群数量
                                                                    都不同
           C. 捕捞湖泊中的鱼类时, 捕捞后的剩余数量在
                                                                      时刻, a试管中酵母菌种内竞争更激烈
                                                               B.t 1
              K  以持续获得最大产量
               2                                               C.t 2  时刻, 影响酵母菌数量增长的因素与培养
           D. 保护野生动物的根本途径是改善环境, 提高                                 液 H 升高有关
                                                                      p
               环境容纳量                                           D. 若 t 2  时刻后继续培养, 两个试管内酵母菌数

           2. 在探究“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                               量都将下降
           验中, 某同学将 10mL 酵母菌培养液放在适宜 4. [ 探究题] 关于“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

           的条件下培养, 并间隔相同时间分别等量、 均匀                              量的变化” 实验, 叙述正确的是                          (    )

           取样 4次, 测定样液的 H 和酵母菌数量如下表                                                                                                                                                                                            A. 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 难以数清, 可使
                                  p
           所示。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       用无菌水稀释后重新取样计数

                                                               B. 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 应先滴加培养液再盖
             样品         酵母菌数量 /( 个 / mm )            p H
                                           3
                                                                   盖玻片, 以避免计数室产生气泡
              1                1210                  4.8
                                                               C. 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在显微镜
              2                 820                  5.4
                                                                   下对计数室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
              3                1210                  3.7
                                                               D. 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后, 种群数量将一
              4                1000                  5.0
                                                                   直围绕 K 值上下波动
           A. 取样的先后次序为2 、 4 、 1 、 3
                                                               5. 用4种不同的方式培养酵母菌, 其他培养条
           B.10mL培养液的 K 值可能为1.21×10 个                           件相同, 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 、 b 、 c 、
                                                      7
           C. 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                              d ,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D. 若再次取样测定, 10mL 培养液中的酵母菌

               数量有可能低于1.21×10 个
                                         7
           3. [ 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 某生物实验小组将酵

           母菌分别接种到装有 10mL 液体培养基的 a 、 b
           试管中, 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 然后绘制增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