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高中生物小题狂做·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RJ
P. 17
11
第 1 章 种群及其动态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补偿量-蝗虫取食量) 的影响, 图乙为农技部门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对某次蝗灾防治过程中蝗虫种群密度的调查结
A.①③⑤ B.②④ 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C.②④⑤ D.③⑤
7.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 相对封闭的自然湖泊,
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
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结构, 结果如下表。研究
表明: 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 进入成年), 9+
时丧失繁殖能力( 进入老年)。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
年龄 0+ 1+ 2+ 3+ 4+ 5+ 6+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年龄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72 64 55 42 39 264
注: 表中“ 1+ ” 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 , 小于2 , 其他以
此类推。
A. 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标记重
A. 图甲是依据实验结果建立的数学模型, 该实
捕法
验的自变量是蝗虫的种群密度
B.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 该鱼种群数量一段时间
B. 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小于5只 / m 时, 牧草补偿
2
内将保持稳定
量大于蝗虫取食量导致牧草产量增加
C. 该鱼种群数量变化由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
C. 应采用样方法对跳蝻的密度进行调查
率和死亡率决定
D. 从种群特征的角度考虑, 导致图乙种群密度
D. 适度捕捞大鱼, 则该鱼种群年龄结构将变为
发生e→f变化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出生率
增长型
小于死亡率
8. 考前再做 [ 2023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期末]
数学模型常常用来描述、 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 10. [ 2023山西忻州联考] 如图表示某生物群落
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中甲、 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 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
A. 构建种群的增长曲线图, 能直观地反映出种
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 根据种群增长的“ S ” 形曲线, 可解释建立自然
保护区的意义
C. 根据种群增长的“ J ” 形曲线, 可解释增长速率
越来越小的原因 A. 乙种群的个体数量多于甲
D. 构建种群增长模型: N t=N 0 λ , 描述了种群在 B. 甲、 乙两个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均为“ S ” 形
t
理想条件下的增长 C. 甲种群的个体数量达到 K 值的时间先于乙
9. [ 生活、 学习和实践情境] 图甲为某农牧区四 种群
种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 牧草产量=牧草 D.t 5 时刻乙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