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高考生物小题狂做·基础篇·新课标(新教材老高考版)
P. 52
小帮手———知识精华
5.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考点突破
易错提醒
( 1 ) 神经递质: 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出来, 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使
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作用后去向: 神经递质发生作用后, 会被酶分解而失活, 或被移走
而迅速停止作用。
( 2 ) 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原因是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
触后膜, 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 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
( 3 ) 激素运输不具有特异性, 但只有靶细胞膜上或细胞内才具有与激素识别、 结合的受体。
( 4 ) 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产生感觉需经过感受
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不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 5 )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并不仅有胰高血糖
素, 还有肾上腺素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拮抗作用, 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胰高血
糖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
( 6 ) 抗利尿激素的产生、 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 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 作用部
位是肾小管和集合管。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但产生渴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 7 ) 巨噬细胞是免疫细胞, 但不属于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包括 T 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细胞
毒性 T 细胞和记忆细胞。
( 8 ) 巨噬细胞的识别作用不具有特异性, 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免疫细胞是浆细胞。
( 9 ) 体温感觉中枢位于“ 大脑皮层”;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下丘脑”; 温度感受器不只分布在
皮肤, 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 10 ) 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如下: 人体体温恒定时, 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
当产热多于散热, 则体温升高; 当产热少于散热, 则体温降低。如在发高烧时, 人体的产热不一
定大于散热, 除非病人的体温在继续升高, 如果温度保持不变, 则产热就等于散热。高烧不退
的病人不应加盖棉被。因为高烧不退, 体温调节功能暂时丧失, 加盖棉被不但不会促进排汗,
反而影响了热量的散失。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