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高中历史小题狂做·选择性必修2·RJ
P. 39
13
主观题答题手册
品、 钻石和古董。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根据所学知识, 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历史解释。( 要求: 提取信息准确, 史论结合, 表述清晰, 层次分明, 逻辑严
谨)( 14分)
答案: 信息提取: 材料一: 18世纪后半期, 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南北美洲或东欧的贸易; 欧洲棉纺织业者和
一部分人反对从亚洲进口棉纺织品; 政府立法限制从亚洲进口棉纺织品; 欧洲与亚洲贸易量明显减少等。
材料二: 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白银流入法、 英、 荷; 欧洲与美洲的三角贸易; 欧洲的金钱由于与亚洲贸易流入
亚洲。
信息解读: ①原因: 从殖民掠夺的角度: 如新航路开辟以来, 欧洲对美洲殖民掠夺。从世界市场的角度: 如世界
市场正逐步形成, 世界贸易范围扩大、 种类增多、 贸易量增加。从当时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角度: 如除了英国刚刚开始
工业革命, 其他欧洲国家还没有进行工业革命。从生产方式的角度: 如西班牙把掠夺来的金银没有投到工商业上,
自身工商业不发达, 金银用来购买日用商品, 造成金银流失。从东西方贸易的角度: 如亚洲的商品及亚洲在东西方
贸易中仍然具有优势地位。从欧洲当时的贸易政策的角度: 如奉行重商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 政策等。
②结果: 从欧洲内部国家发展状况对比的角度: 如西班牙的衰落, 英法荷的崛起。从贸易政策对欧洲后果的角
度: 如英国保护了国内市场( 棉纺织业), 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从全球贸易格局的角度: 如以英国为中心的贸易
格局正逐步出现, 东西方贸易地位互换等。
③评价: 从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角度: 如反映了欧洲处于从工场手工业时期向工业革命时期发展的历史阶段。从
贸易政策实质的角度: 如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等。( 14分)
解析:“ 历史解释” 类的试题需要从信息提取、 信息解读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作答。首先, 提取材料信息, 据材料一
可知18世纪后半期以来, 欧亚之间的贸易逐渐落后于欧洲与美洲、 东欧之间的贸易; 当时欧洲棉纺织行业要求政府
通过法律限制从亚洲进口棉纺织品; 在欧洲纺织行业和政府相关措施的限制下, 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贸易量逐渐减
少; 据材料二可知当时西班牙从美洲获得的白银通过贸易进入了法国、 英国、 荷兰等欧洲其他地区; 西班牙从美洲掠
夺白银到流入欧洲其他国家, 然后大量欧洲工业品又回流进入美洲, 形成了“ 三角贸易”; 欧洲的金钱同时也通过奢
侈品贸易源源不断流入亚洲。其次, 信息解读层面, 结合所学知识, 从原因、 结果及评价角度来进行阐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