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高中历史小题狂做·选择性必修2·RJ
P. 22
92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 2·RJ
文化传承与保护、 中医药走向世界等方面来概括。 7.B 据材料信息可知, 新中国成立初期, 疫区的很多
单元提优六 群众抵触国家卫生专家的诊疗防疫方法, 对正确治理疾
1.C 由材料可知, 明代医学家谢肇淛在《 五杂俎》 中批 病、 控制预防疫病的发展产生阻碍, 因此要尽快增强疫
判了民众在瘟疫爆发时关门闭户、 求神拜佛的迷信行 区人们的卫生意识, 故选 B项。材料仅涉及地方群众对
为, 主张开启门户, 积极治疗, 说明当时普通民众缺乏必 于血吸虫病防治的排斥态度, 材料没有明确群众具体的
要的科学防疫卫生知识, 故选 C 项, B 项错误。 A 项材 健康情况,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明确民众的医疗负担情
料并未体现。 D 项与史实不符。 况, C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群众的态度, 卫生人员的
2.A 据材料“ 夏至日浚井改水, 可去瘟病” 及不能吃被 工作方法是科学的, D 项错误。
虫蚁吃过的果子可知, 汉代已产生了疫病预防的观念, 8.C 据材料可知, 1952年年初, 中共中央倡导开展的
故选 A 项。材料中的医学观点是预防疫病的方式, 不是 爱国卫生运动以反对美国“ 细菌战” 为中心,“ 教育、 文艺
封建迷信, B项错误。材料并无中国古代医学与其他地 界以及中国红十字会一致声讨侵朝美军撒布细菌的罪
行并进行科学防疫治疫宣传”, 说明当时我国将疫病防
区医学的对比, 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民众的信息, D
项错误。 治宣传与抗美援朝、 巩固政权的政治运动结合起来, 故
3.D 题干显示我国古代医学将生理、 病理、 诊断、 药 选 C项。材料不能说明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国家卫生
物、 治疗、 预防等各方面串联起来, 体现出一种整体性思 防疫体系, A 项错误。中共中央的宣传, 中华医学会出
维, 故选 D 项。 A 、 B 、 C三项题干体现不出。 版的书籍, 教育、 文艺界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的声讨均与
医疗机构无关, 材料不能体现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 B
易混辨析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区别
项错误。当时处在抗美援朝阶段, 军事斗争才是主要方
中医学属于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 从动态整体角度研究
人体生理病理药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关系, 通过辨证施治, 寻 式, D 项错误。
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问。 9.B 材料“ 古罗马人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保持卫生
西医学是一门以解剖生理学、 组织胚胎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 清洁, 于是在古罗马城修建了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厕
生物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全新医学体系。 所” 体现的是古罗马重视从公共卫生的角度防治疫病,
4.A 宋代根据病人病情轻重采用不同的救治方法, 由 故选 B项。 A 、 C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未涉及宗
此体现了当时朝廷重视防疫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故选 A 教, D 项错误。
项。这些防疫机构都是朝廷设立的, 没有体现民间医家 10.B 据材料信息可知, 16 — 18世纪, 原本暴发于欧亚
的作用, 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 C 、 D 两项。 大陆、 西非等地的天花在美洲传播, 且致死率较高, 这说
5.B 材料“ 牛痘之方, 英吉利番商多林文于嘉庆十年 明疫病传播范围扩大, 威胁人类的生命, 需要人类共同
( 1805年) 携至粤东” 体现的是西方医学技术的传入, 这 应对, 故选 B项。疫病在美洲暴发, 并不能得出美洲人卫
可用于研究清代外洋医术的引进与传播, 故选 B 项。 A 生观念薄弱的结论, A 项错误。世界联系加强利大于弊,
项材料无法反映。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起步是在 C项错误。材料显示疫病传播范围扩大, 这是早期殖民
鸦片战争后, C项错误。 D 项仅由材料无法得出该结论。 的结果, 但“ 罪恶累累” 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D项错误。
11.D 据材料信息可知, 二战后欧洲国家建立“ 福利国
易混辨析
人痘接种法与牛痘接种法
家”, 医疗卫生基层机构大量出现, 世卫组织大力提倡疫
人痘接种法就是采用人工的方法, 使被接种者感染一次天
花, 从而使人体产生抗体来预防天花疫病的方法。牛痘接 苗接种, 有效控制重大传染病, 说明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取
种法是采用接种牛痘病毒而使人感染牛痘病毒, 从而对天 得巨大进步, 故选 D 项。材料并无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意
花产生免疫的方法, 其原理在于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花 识的信息, A 项错误。材料并无世界各地医疗卫生情况
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 的对比信息, B项错误。“ 普遍” 一词过于绝对, C项错误。
6.A 据材料信息可知, 中医仿照西医进行科学分类, 12. ( 1 )措施: 政府设立医疗机构; 普及医学知识; 注重
说明中医在西医的影响下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 故选 A 公共卫生; 建立疫病防控体系;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项。仅通过中医科学的分类更加细致, 无法体现公共卫 ( 2 )特点: 国家主导的疾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 预防为
生体系建立, B项错误。民国以后政府对中医的扶植与 主, 普惠群众; 确立了公共卫生的“ 中国模式”; 新的医疗
材料主旨不符, C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国家政策对 保障体系的基本形成。意义: 改变了旧中国卫生事业落
中医学的要求, 无法体现人们对中医的态度, D 项错误。 后的局面; 保障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 提高了国民的
身体素质;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疑难分析
近代中国医学发展的特点
( 1 ) 西学东渐, 西医随传教士来到中国并开始传播; 解析: 第( 1 ) 题, 根据材料一逐条概括即可。第( 2 ) 题第
( 2 ) 对西医由疑惧到接受, 西医日盛而中医式微; 一小问, 根据材料二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 可从中
( 3 ) 受政府行为影响, 中医发展处境艰难, 发展严重受阻; 国卫生事业、 人民的健康、 社会秩序、 经济发展等角度
( 4 ) 西医中医互相渗透, 中医求变以共存。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