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高考物理小题狂做·基础篇·新课标(新教材老高考版)
P. 35
解析:( 1 ) 由折射定律知, 光线通过平行玻
1
光的折射率较小, 由sinC= 可知甲光的全反
n 璃砖后光线向一侧发生侧移, 由于光线在上表
射临界角较大, 不容易发生全反射, D 错误.
面折射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则出射光线向左
7.ACD 解析: 由甲图可知, a 光的折射率 侧偏移, 即可能在2上.
1
大, 由sinC= 可知, a 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 ( 2 ) 由 题 可 知,折 射 率 为 n =
n
π
-α
b 光的, A 正确; 红外线的波长比 X 射线的长, B sin cosα
2
= .
L π cos
β
β
错误; 红光的波长长于紫光, 由 Δx= λ 可知, sin
-
d 2
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 红光的 ( 3 )不小心将玻璃砖沿 OA 方向平移, 通
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大于紫光的相邻两 过比较可以发现, 入射角和折射角没有变化, 则
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 C 正确; 由于偏振光在偏 sini
由n= 可知, 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
振片的透振方向有分量, 所以会在另一侧观察 sinr
d
到透射光, D 正确. π L+
2
2
8.AC 解析: 图甲中, 利用了光的干涉原 2. ( 1 ) 11.75 ( 2 ) 2t 0 ( 3 ) 2
t 0
理来检测物体表面的平整度, A 正确; 图乙中,
解析:( 1 ) 由图丙可知, 小球的直径为d=
内窥镜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 错误; 在丙图 11mm+15×0.05mm=11.75mm.
中, 利用光的偏振原理实现电影的 3D 效果, C ( 2 ) 摆球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是
正确; 超声波测速仪利用回声波的反射原理来 一个周期, 一个周期摆球两次经过平衡位置, 由
工作的, D 错误.
图乙 可 知, 单 摆 的 振 动 周 期 T =t 1 +2t 0 -
9.AD 解析: 亮条纹处的两束相干光的光 t 1=2t 0.
点处开
程差为波长 λ 的整数倍, P 点处是从P 0
l
, 可得
的 ( 3 )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T=2π
始的第四条亮条纹, 因此来自双缝S 1 和S 2 g
光传播到 P 点处的路程差为 3λ , 则时间差为 4πl d
2
g= 2 , 其中摆长为L+ , 周期为2t 0 , 代入
3λ T 2
, A 正确; 由题意可知, 屏上 P 点和P 0 点之
c d
2
π L+
l 可得 2 .
间能观察到三条暗条纹, B 错误; 根据 Δx= λ g= 2
d t 0
在双缝的中垂 3. ( 1 ) 2.320 18.870 2.36
可知, 仅将单缝S 0 向左( 保持S 0
-7
线上) 移动的过程中, 条纹间距不变, 则 P 点处
( 2 ) 7.08×10
解析:( 1 )图乙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示数
l
仍是亮条纹, C 错误; 根据 Δx= λ 可知, 仅将
d 为2mm , 可动刻度示数为32.0×0.01mm , 故
在双缝的中垂线上) 移动的过 读数为2.320mm ; 图丙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示
屏向右( 保持 P 0
程中, l 变大, 则条纹间距变大, 则 P 点处能观 数为 18.5 mm , 可 动 刻 度 示 数 为 37.0×
察到暗条纹, D 正确. 0.01mm , 故读数为18.870mm ; 相邻亮条纹的
18.870-2.320
考点过关42 机械振动与光学实验 中 心 间 距 Δx = mm =
8-1
2.36mm.
cosα
1. ( 1 ) 2 ( 2 ) ( 3 ) 不变
cos ( 2 ) 依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规律可得λ=
β
7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