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高考物理小题狂做·基础篇·新课标(新教材老高考版)
P. 32
向下运动, 波源的起振方向沿 y 轴负方向, A 错 方向向下, 速度方向向上, D 错误.
9.AC 解析: t=0.5s时C 点恰好第一次
误; 两列波由同一波源振动产生, 频率相同, B
错误; 由右侧波形图可知, 波源已经完成了四次 到达波峰, 则波在0.5s内传播5m , 则波速 v=
全振动, 故此时刻b 波传到x=-4m×4= x 5
= m / s=10m / s , A 正确; 由波形图可知
-16m 处, C正确; 由质点 P 右侧的波形图可 t 0.5
知, P 已 经 完 成 2.5 次 全 振 动, 路 程 为s= λ=4m , 则频率 f= v 10 Hz=2.5Hz , B 错
=
λ
4
5cm×4×2.5=50cm , D 错误.
1 1
6.D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 P 回到平衡位 误; 因T= =0.4s , 则0.5s=1 T , 则 t=0
f 4
置用时0.2s , 小于 Q 回到平衡位置用的时间
到 t=0.5s时间内, B 质点通过的路程为5A=
0.8s , 说明 P 直接回到平衡位置, 沿 y 轴的负 5m , C正确; t=0时刻质点 A 在平衡位置向上
方向运动, Q 要先到达最高点, 再回到平衡位
3
振动, 经过 t=1.5s=3 T , 质点 A 在最低点,
置, 该波的周期T=2× ( 0.2+0.8 ) s=2s. 由于 4
3T T 速度为零, D 错误.
> ( 1.5-0.2 ) s> , 所以 t=1.5s时刻质
4 2 1
10. ( 1 ) 距离和波长的关系: Δx=n+ λ
点 P 正沿 y 轴的正方向运动, A 错误. 由于 3
T T ( n=0 , 1 , 2 , 3 ,…),
< ( 1.5-0.8 ) s=0.7s< , 质点Q 不在位移
4 2 周期T=6s ,
最大处, 加速度不是最大, B错误.0~1.5s内, λ
波速v= ,
T
如果质点Q 从最高点位置出发通过的路程 x=
4
1.5 解得v= m / s ( n=0 , 1 , 2 , 3 ,…) .
×4×10cm=30cm , 但实际上质点Q 从题
2 3n+1
中位置出发通过的路程要小一点, C 错误. 由图 2π
( 2 ) 圆频率ω= ,
T
像可知, 波长为λ=12cm , 0~1.5s内波传播
t 初相位 φ 0=- 2π ,
的路程 s= λ , 解得 s=9cm , D 正确. 3
T
π 2π
7.BCD 解析: 能否发生多普勒效应主要 Q 点的振动方程为 =0.5sin t- 3 m.
y
3
是看波源与接收者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A
【 方法规律】 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思路
错误, B 正确; 发生多普勒效应时频率发生变
1. 根据初、 末两时刻的波形图确定传播距离与
化, 音调发生变化, 并非音量变化, D 正确; 任何
波长的关系通式.
波都可以发生多普勒效应, C正确.
2. 根据题设条件判断是唯一解还是多解.
8.AC 解析: 由波形图可知, 波传到质点 Δx λ
7时向上起振, 则波源起振方向向上, 即起始时 3. 根据波速公式 v= Δt 或 v= =λ f 求波速.
T
向上抖动轻质弹性绳的左端, A 正确; 这列波的
考点过关40 光的折射 全反射
3
波长为8l , B 错误; 在时间 t 内波传播了 个波
4
1.D 解析: 钱反射出的光线被碗侧壁挡
3
长, 则 t= T , 可得弹性绳中每个质点的振动 住, 则人看不见钱了, 倒入一些水后, 钱反射的
4
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 在水面处发生折
4t
周期为T= , C正确; t 时刻, 质点6的加速度
3 射进入人眼, 是光的折射现象, 故 D 正确.
6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