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高考生物小卷实战·选择考
P. 22
( 3 ) 现发现一含3条性染色体的白眼雌果蝇, 将其与一野生型红眼
雄果蝇杂交, 绝大多数果蝇为 , 比例为
。也会出现少数的 。
( 4 ) 果蝇的翅型有3 种类型: 长翅、 小翅和残翅, 由两对等位基因
共同决定。个体中 V g 和 M 基因同时存在表现为长翅, V g 基
因不存在表现为残翅, 其余表现为小翅。某生物兴趣小组随
图1 图2
图1 机选取1红眼长翅直刚毛果蝇( 纯合体) 与1白眼小翅卷刚毛
( 1 ) 图 1中丙在餐后 1h , 血糖浓度升高是由 导
②利用目的基因表达框和s g RNA / Cas9表达质粒( 1∶1 ) 共转 果蝇( 纯合体) 杂交, F 1 中出现小翅, 则亲本雄果蝇基因型
致。胰岛 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 。
染 CHO 细胞, 实现同步敲入敲除基因, 实现同源定向修复, 为 。
具体过程如图2 。目的基因表达框中含基因表达和筛选所需 ( 2 ) 综合图1和图2结果, 可能患有1型糖尿病的是 , 可能 ( 5 ) 已知染色体上两基因距离越远, 它们之间的染色体互换的机会
患有2型糖尿病的是 。
的元件, 元件顺序依次为( 用下列选项的字母和横线表示): 就越多, 反之越少。现让一红眼长翅直刚毛雄果蝇( 纯合体) 与
( 3 ) 1型糖尿病通常是由于人体的某种 T 细胞被过度激活, 分化成
同源序列Ⅰ- -同源序列Ⅱ 。 白眼小翅卷刚毛雌果蝇( 纯合体) 杂交获得 F 1 , 再将 F 1 雌果蝇
后特异性攻击胰岛 B 细胞, 从免疫学角度分 与白眼小翅卷刚毛雄果蝇( 纯合体) 杂交, 部分表型子代的数量
析, 此病属于 。 关系为: 红长直( 500 )、 红长卷( 5 )、 白长直( 25 )。分析结果可
( 4 ) 当血糖升高时, 下丘脑相关区域兴奋通过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 的雌果蝇产生的配子最多有 种, w 、 sn 、 m 三种
知, F 1
碱, 作用于胰岛 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当交感神经兴奋时, 基因在 X 染色体上的顺序为 。
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在调节胰岛素分泌
过程中, 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所起的作用表现为 关系。
( 5 ) 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好, 胰岛素分泌功能会受
损, 原因是 。
图2 控制血糖是防止糖尿病加重和预防并发症的唯一途径, 要求患
者在生活方式上要做到 。
a.T2A ( 连接子) b. 启动子
24. ( 11分) 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其对应的性别关系如下: XX 、 XXY
c. 转录终止信号 d.Bcl 2基因
为雌性; XY 、 XYY 、 XO 为雄性; XXX 、 YO 、 YY 致死。在性染色体组
e.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成为 XXY 的雌果蝇中, XY 联会的概率远低于 XX 联会。果蝇的部
③其中插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目的是 ,
分突变型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图示选择的同源序列Ⅰ和同源序列Ⅱ具有不同的碱基排序
影响部分 性状表现 基因符号 所在染色体
目的是 。
翅型 长翅、 残翅 V g 、 v g Ⅱ
( 4 ) 与传统的基因工程相比较, 运用 CRISPR / Cas9 基因编辑技术
眼色 红眼、 白眼 W 、 w X
培育转基因生物的明显优点是
刚毛 直刚毛、 卷刚毛 Sn 、 sn X
。 翅型 长翅、 小翅 M 、 m X
23. ( 11分) 糖尿病有两种类型。 1型糖尿病通常由自身免疫系统破坏
( 1 ) 摩尔根等人通过果蝇的眼色实验证明了 , 其证
胰岛 B细胞引起; 2型糖尿病是由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程度降
明过程使用了 法。
低而引起。空腹血糖浓度 >7.0 mmol / L 、 餐后 2h 血糖浓度 ≥
( 2 ) 研究人员将一白眼雌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杂交, 子代出现
11.1mmol / L , 可以诊断为糖尿病。现有甲、 乙、 丙三人去医院进行
W w
一基因型为 X X Y 的红眼雌果蝇, 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了一次血糖检测, 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 填“ 亲代雄果蝇” 或“ 亲代雌果蝇”) 在形成配子的过程
中, 期发生了染色体的错误分离。
卷19-4 卷19-5 卷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