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高考物理小题狂做·基础篇·新课标(新教材老高考版)
P. 22
16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
对应点 B C D E F ( 2 ) 需要满足条件 M ≫m 的方案是 ( 填
-1 “ 甲”“ 乙” 或“ 甲和乙”); 在作a F 图像时, 把 m g
速度 /( m · s ) 0.141 0.185 0.220 0.254 0.301
作为 F 值 的 是 ( 填 “ 甲”“ 乙” 或 “ 甲 和
( 1 ) 设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 , 计算F 点速度的 乙”) .
公式为v F= . 5. ( 山东济宁期末)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
( 2 ) 根据该同学得到的数据, 以 A 点对应的时刻 度、 力和质量的关系, 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 弹
为 t=0 , 试在图乙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 簧测力计固定在墙上. 小车上固定一定滑轮, 细绳
作出v t 图像. 通过滑轮连接弹簧测力计和沙桶.
( 3 )利用该图像求物体的加速度a=
2
m / s (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 4 )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V ,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 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
甲
实际值相比 ( 填“ 偏大”“ 偏小” 或“ 不变”) .
( 1 )下 列 关 于 该 实 验 的 操 作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4. 做“ 探究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 实验时, 图甲
.
是教材中的实验方案; 图乙是拓展方案, 其实验操
A. 必须用天平测出沙和沙桶的质量
作步骤如下:
B. 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 不需要重新平衡摩
擦力
C. 小车的质量须远大于沙桶和沙的质量
D. 应当先释放小车, 再接通电源
( 2 ) 利用打点频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 得到的
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图中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
个点未画出), 则在该次实验中,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2
大小为 m / s (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乙
①挂上托盘和砝码, 改变木板的倾角, 使质量为 M
( 3 ) 某同学做实验时, 未把木板的一侧垫高, 就继
的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
②取下托盘和砝码, 测出其总质量为 m , 让小车沿 续进行其他实验步骤, 则该同学作出的小车的加速
度a 与弹簧测力计示数F 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则
木板下滑, 测出加速度a ;
③改变砝码质量和木板倾角, 多次测量, 通过作图 实验中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小车的
可得到a F 的关系. 质量为 .
( 1 )实验获得如图丙所示的纸带, 计数点a 、 b 、 c 、
d 、 e 、 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 则在打d 点时小车
f
的速度大小 v d= m / s ( 结果保留2位有效
数字) .
丙
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