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高中物理小题狂做·教材梳理
P. 9

阶段测评卷1 23

                                                    阶段测评卷1
                                                                                 建议用时: 30分钟  答案见 D10

         1. [ 江苏南师附中检测] 下列各物理单位中, 属于                               F                       F
                                                             C.                      D.
          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的是                             (    )            θ                       θ
                                                                 2sin                    2cos
                                                                      2                       2

         A.k g       B.m         C.s         D.N
                                                             4. 汽车正在以10m / 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

         2. [ 2023广东梅州高一上学期期末] 在如图所示
                                                              速前进, 在它的正前方 x 处有一辆 自 行 车 以
          的照片中, 关于物体或人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描
                                                             4m / 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汽
          述, 正确的是                                   (    )
                                                              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a=-6m / s 的匀变
                                                                                                      2
                                                              速运动. 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 则 x 的大
                                                              小为                                        (    )


                                                              A.8.33m                B.3m




                        甲                   乙                C.3.33m                 D.7m
                                                             5. [ 物理生活] 图甲为一弹簧高跷的结构简图. 当

                                                              人抓住扶手用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 人就被向上
                                                              弹起, 进而带动高跷跳跃, 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

                        丙                   丁                 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图是一列在12 : 35~20 : 07之间由厦门北

             开往武汉的动车, 12 : 35是指动车运动时间


         B. 乙图中的a 点是电风扇扇叶边缘上一点, 它                                                                                                                                                                                                                   
             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 其平均速度为零, 故a
                                                                               甲              乙
             点在任意时刻速度都为零
                                                              A. 人向上弹起的过程中, 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C. 丙图中 400m 跑步比赛的终点在同一直线
                                                             B. 人向上弹起的过程中, 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大于
             上, 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
                                                                  人对踏板的作用力
             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
                                                             C.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 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

         D. 丁图是正在做精彩表演的芭蕾舞演员, 台下
                                                                  人受到的重力
             的观众可以把她们视为质点
                                                             D.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 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小于
         3. [ 2023甘肃酒泉高一上学期期末] 明朝谢肇的                              人受到的重力

          《 五杂俎》 中记载:“ 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 议欲正
                                                             6. [ 江苏南京二十九中] 如图所示, 一个质量为m
          之, 非万缗不可. 一游僧见之, 曰: 无烦也, 我能正
                                                              的小滑块静止于倾角为 30° 的粗糙斜面上, 一根
          之. ” 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
                                                              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 点, 另一端系在
          敲进去, 经月余扶正了塔身, 假设所用的木楔为
                                                              滑块上, 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 重力加速
          等腰三角形, 木楔的顶角为 θ , 现在木
                                                              度为 , 则                                    (    )
                                                                  g
          楔背上加一力 F , 方向如图所示, 则
          木楔两侧产生推力 N 的大小为                           (    )

               F                      F

         A.                      B.
             2sinθ                  2cosθ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